高血壓患者通過每天堅持自測血壓,不僅可以了解自身血壓真實情況,還有助于醫生制訂更合理的降壓方案。
那么我們來聊一聊一個基本的問題:怎么正確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的三種方法
目前在臨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診室血壓、動態血壓和家庭血壓三種測量方法。
診室血壓
診室血壓是指到醫院就診時,由醫護人員按統一規范進行測量的血壓。
它是評估血壓水平和臨床診斷高血壓并進行分級的標準方法和主要依據。
這種方式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測量結果次數少,容易受到運動、情緒等因素影響,難以真實反應患者的血壓狀況。
家庭血壓
而家庭血壓也叫自我血壓測量,指的是患者自己在家使用電子血壓儀或者水銀血壓計來測量。
雖然使用方便,但是由于準確度所限,一般只用于長期高血壓監測以及輔助降壓效果評價,并不能完全替代診室血壓。
動態血壓
動態血壓使用動態血壓監測儀,儀器會按照之前設定的時間間隔,自動對患者 24 小時的血壓進行跟蹤測量和記錄。
既彌補了診室血壓測量次數少的局限性,又避免了家庭血壓由于操作帶來的結果誤差。
雖然它有全日監測血壓、評估降壓療效等功能,但是由于存在價格和可靠性的問題,在臨床的應用并沒有診室血壓廣泛。
測量診室血壓的正確姿勢
每種測量血壓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條件,否則就很可能偏離真實的血壓值。
尤其是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的診室血壓,對測量者的操作要求最高也最嚴格。
袖帶規格
大多數成年人的臂圍 25~35cm,可使用氣囊長 22~26cm、寬 12cm 的標準規格袖帶(目前國內商品水銀柱血壓計的氣囊的規格:長 22cm,寬 12cm)。
但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氣囊袖帶;兒童應使用小規格氣囊袖帶。
受測者姿勢
取坐位,最好背靠座椅,裸露上臂,手掌向上不要握拳,讓上臂的高度和心臟處在同一個水平位上。
氣囊與聽診器放置
氣囊袖帶則至少包裹 80% 的上臂,袖帶的下邊緣要在肘彎上 2.5cm 的地方,聽診器的探頭應放在肘關節內側附近能感受到血管搏動的地方。
現在很多人為了圖省事,會將探頭直接塞到袖帶下面,但這么做實際上是錯的。
快速充氣
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時,應當快速充氣,直到聽不到肱動脈搏動后,再升高 30mmHg 左右,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緩慢放氣。
放氣與讀數
在放氣的過程中,原先被壓迫的血管會因為壓力的減小逐漸恢復血流,這時候能聽到的第一聲血流流過的聲音,對應的血壓就是收縮壓。
然后血管逐漸恢復,血流沖擊血管的聲音會經歷一個從弱到強再到弱的一個過程,而在肱動脈搏動音消失的那一刻,對應的血壓就是舒張壓。
讀數時還要注意一點,由于刻度的原因,使用水銀柱血壓計的讀數只能是偶數而不能是奇數。
測血壓還要注意什么?
能夠影響血壓的因素非常多,一杯咖啡、一段沖刺、一場電影甚至跟心上人牽手都能讓人出現血壓上升。但這都是正常的身體表現,不能因此輕易診斷為「高血壓」。
臨床上甚至出現過這樣的病人,當看到醫生給他們量血壓的時候就會太緊張以致血壓升高,這被稱作「白大褂高血壓」。
為了避免這些干擾,在進行血壓測量之前應當安靜休息 5 分鐘,在測量前 30 分鐘內禁止吸煙或喝咖啡和茶,最好再上一次廁所排空膀胱。
在第一次測量結束之后間隔 1~2 分鐘后進行第二次測量,取 2 次讀數的平均值,如果兩次測量結果相差超過 5mmHg,應再次測量,取 3 次讀數的平均值。